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节能降耗成了缓解能源紧张的有效手段之一,空调、热水器等耗能产品的节能功效也日益被人们重视。这些产品主要消耗电能、天然气等高品位能源,因此空气源热泵系统近年来凭借其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特性,在各个供暖设备及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要注意的是,空气源热泵系统使用环境温湿度有较大变化,始终处于变工况运行状态,性能发挥受到限制。下面,小编就如何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这一问题为大家分享一下相关措施吧。
一、设计多模式流程控制
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影响显著,环境温度30℃左右时系统运行性能相当好,因此对同样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产品使用时间及环境不同,运行时性能系数也不同。若采用单一控制模式,由于环境的变化,空气源热泵系统大部分时间运行性能系数不高。为了发挥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节能优势,在设计空气源热泵控制系统时,可根据用户需求不同、典型的季节变化特点及每天的温度变化规律设计午间模式、冬季节能模式、谷电模式等多模式流程控制系统,供用户选择,可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全年的运行性能。
二、优化除霜控制设计
目前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机组在气温偏低且相对湿度比较大的地区运行时性能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蒸发器结霜及除霜造成的供热能力下降,因此,必须使用有效的除霜方法及时除霜。目前,空气源热泵经常用的除霜方式是逆循环热气除霜,而除霜自动控制方法是影响除霜效果的关键。目前除霜自动控制方法较多,较为先进实用的有模糊智能控制除霜法。
模糊智能控制除霜法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控制,整个除霜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与AII转换、输入量模化、模糊推理、除霜控制、除霜监控及控制规则调整五个功能模块组成。通过对除霜过程的相应分析,对除霜监控及控制规则进行修正,以使除霜控制自动适应机组工作环境的变化,达到智能除霜的要求。
三、合理配置节流装置
采用不同的毛细管,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差别较大。环境温度较高时,粗而短的毛细管性能更好;环境温度较低时,细而长的毛细管性能更好。在35℃的环境温度下,短毛细管系统性能比长毛细管性能高21%;而在15℃时,长毛细管系统性能比短毛细管高3%。为解决这个问题,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改进方法是采用双毛细管。但即使是双毛细管,其中某一根的内径和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其前后压差也不会随水温而改变很大,即同一根毛细管的制冷能力在运行中几乎不变。但是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热水一侧是不断升温的,这就需要工质流量随之变大,以满足制热量需求,因此用热力膨胀阀代替双毛细管是稳定系统性能的较合理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匹配性能和可靠性,应采用调节范围更宽和反应更灵敏的电子膨胀阀,虽然成本高一些,但能显著提高稳定系统性,改善运行性能。
上述即是如何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相关措施介绍,从控制模式、除霜设计以及节流装置三方面进行优化就能有效提高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节能优势。洛阳智慧能源多年来专注于空气源热泵工程建设,有着丰富的设计及施工经验,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欢迎有需要的客户致电咨询。